一首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赞歌——孙京家《齐长城赞》诗赏析
齐长城赞
孙京家
春秋首霸战国雄
固疆安邦筑长城
关隘土夯岭石砌
世界壁垒国城宗
西起济水东入海
蜿蜒千里展雄风
中华儿女多智慧
万里江山永安宁
一提起长城,人们立刻想到的是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秦朝万里长城,对于齐长城人们大都印象不深,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齐长城的修建距今约1700多年,蜿蜒一千多里,顺山势、地形,西起黄河东到大海,成为齐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有力屏障,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原院长孙京家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诗人的情怀,为了引起文化界有识之士对齐文化长城的高度重视,饱蘸思古之幽情写下了这首雄厚质朴的七言古体诗歌《齐长城赞》,鼓舞今人和后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春秋首霸战国雄,固疆安邦筑长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奴隶制逐渐衰亡,封建制兴起,各国依据其国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使得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也导致了军事力量的强大,因而出现了长达几百年大规模兼并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扩大国土,增强势力,故而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称霸争雄局面。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我国历史出现了诸侯称霸的局面,以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地位。齐国在春秋之初为了争霸,在南征北战的同时,为了防御外敌入侵,不忘巩固后方,增强国防能力,这是齐国修建齐长城的思想基础。事实上当时齐国南近鲁楚,西有晋宋,北邻燕赵,齐鲁交界处又有泰沂山脉相隔,具备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故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防御而修筑了长城。
“关隘土夯岭石砌,世界壁垒国城宗”。在长期频繁的战争实践中,齐人萌发了建筑不是周圈封闭式的城墙联想,在平地筑起与障水毫不相干的高大夯筑土墙,其动机已不是为了障水,而是为了御敌,长城于是产生。将境内的军事要冲地带的障水堤堰设施加固连接,以用于御敌,即开始修筑长城钜防。齐长城随着秦统一战争的开始和齐楚相续被秦所灭,失去了军事上的防御作用,但做为春秋战国时期强盛齐国的见证和我国最早的长城遗迹,将永载史册。为了发挥齐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在依山借助泰沂山系地利的科学设计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泰沂山系有一条东西绵延千余里的山脊线,在长城的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到利用泰沂山脉天然屏障的地理特点,贯彻了“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的军事思想。
因山系沟谷切割,峰顶岩坡峭拔,陡险异常,在当时以车战为主的战争中,无需在此处再修筑城墙,所以在调查时不少山系顶峰地段无城墙残迹,这样即起到了防卫作用,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低谷河流平坦地段均设防严固,在谷地尽头修筑长城,可以拒敌国门以外。齐长城充分利用泰沂山脉自然山势的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齐陵堤防,必处其而右背之”的军事原则,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长清齐长城,横亘于齐鲁大地,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余年,它最早载于《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所以孙京家的诗句“关隘土夯岭石砌,世界壁垒国城宗”包含了深刻的历史内容和丰富的建筑和军事价值。比世界上最早的长墙还早几百年,是万里长城之父。
“西起济水东入海,蜿蜒千里展雄风”。齐长城从春秋时期开始修筑西段,在鲁襄公十八年早已完成;战国齐为兵马战,再按原来的城防就不适应,所以又向东展修,齐威王与宣王时向东修至海滨,方将巨防连为一线,使一千多里的长城,衔接起来,作为齐国南境国防线。”司马迁《史记·楚世家》中载:“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洲,千余里以备楚”。蜿蜒千里的齐长城展示着齐国首霸的雄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占据着不朽的地位。
“中华儿女多智慧,万里江山永安宁”。齐长城建筑在起伏连绵的泰沂山脉的山岭之中,虽沿线有平谷之地,但多为山岭,长城依山就势而筑,其建筑宏伟,规模壮观,凝聚着二千五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也体现了春秋首霸东方泱泱大国的强盛雄风。诗人的眼光并没有停留在齐长城上,而是从建筑齐长城的劳动人们身上看到了创造性和智慧。结句“中华儿女多智慧”既包括古代劳动人民,也包括现代劳动人民,中华儿女不仅勤劳善良而且富有智慧。“万里江山永安宁”是用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永安宁。在诗人眼里齐长城是“世界壁垒国城宗”,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郑和下西洋向全世界显示了明朝的大国雄风。虽然我们经历了近代历史百年耻辱,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了,众志成城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建立了。抗美援朝的胜利,航空母舰的建成,航空航天硕果累累。于是诗人自信的发出“万里江山永安宁”的预言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华民族这头雄狮已经醒了。
孙京家这首七言古体诗,在平仄上不做严格要求,这样更能发挥诗人感情丰富的特长,诗句朴实,蕴含者丰富的哲理,发人深思,鼓人奋进。这首诗每句末字韵脚分别是“ong”、“eng”、“ong”、“eng”、“ing”,同一韵,朗读起来婉转悠扬,朗朗上口,不失为一首好诗。
学者简介
孙京家,原山服服装职业学院院长,研究生学历,教授,泰山文化研究院院长。发表10篇学术论文,主要论著有《高校管理论》《中国高校教育理论研究》等。长期研究泰山文化宣传与国际旅游名城建设。
作者简介
张军,笔名东风第一枝,男,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现居泰安,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基础部语文教师,副教授。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泰安市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泰山区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顾问,肥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肥城市曲赋学会会长,泰安市诗词学会部编辑部长,泰安市楹联艺术家协会学术部部长。2008年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诗文集《思绪流金》,2023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诗集《心漪集》。2016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优秀新闻宣传工作者”。2025年诗集《心漪集》被授予第五届长河文学奖“古典诗词奖”。
撰稿:张军
责编:王世军
审核:闫秀媛 尚东风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里河路2-9号科技佳苑7号楼5楼
0531-87031210
sdscxhgy@163.com
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