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著有《文心雕龙》,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上篇
原道第一
征圣第二
宗经第三
正纬第四
辨骚第五
明诗第六
乐府第七
铨赋第八
颂赞第九
祝盟第十
铭箴第十一
诔碑第十二
哀吊第十三
杂文第十四
谐讔第十五
史传第十六
诸子第十七
论说第十八
诏策第十九
檄移第二十
封禅第二十一
章表第二十二
奏启第二十三
议对第二十四
书记第二十五
下篇
神思第二十六
体性第二十七
风骨第二十八
通变第二十九
定势第三十
情采第三十一
镕裁第三十二
声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丽辞第三十五
比兴第三十六
夸饰第三十七
事类第三十八
练字第三十九
隐秀第四十
指瑕第四十一
养气第四十二
附会第四十三
总术第四十四
时序第四十五
物色第四十六
才略第四十七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里河路2-9号科技佳苑7号楼5楼
0531-87031210
sdscxhgy@163.com
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