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水新韵》序
安丘,古称牟山、辅唐、胶西,是山东省省辖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市境总面积17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万亩,总人口97.8万。历史文化可溯至春秋莒国,莒之渠丘父封邑;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以古渠丘地封将军张说为安丘侯;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以侯国名为县名正式置县。
安丘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平原、丘陵、山区约各占三分之一,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有潍河、汶河、渠河、洪沟河、史角河等大小河流48条,其中大汶河穿城而过;有大中小型水库95座,是潍坊市中心城区的重要水源地。有太平山、摘月山、虎眉山、城顶山、留山等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头36座。优越的地理环境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文人雅士吟咏歌颂。明朝成化年间安丘知县陈文伟所作《总咏安丘八景》诗云:“汶水澄清绝点埃,牟山拥翠夕阳开。印台月色依依见,牛沐钟声隐隐来。碧沼有龙通渤海,青云作院拟蓬莱。灵泉细吐珍珠颗,古墓山川取次裁。”歌咏了安丘的八大自然景观。
安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两千五百年前,公冶长就在安丘南部城顶山上的书院开始讲学。公冶长与山鸟对话的传说故事老幼皆知,传诵不衰。历代文人墨客在安丘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文学艺术、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催生了“杞天文星”张贞、“清词圣手”曹贞吉、“骚坛君宗”张在辛等杰出代表人物。安丘历史上文学社、诗社古而有之。如康熙年间张贞倡导发起的“牟山社”、清中期的“七子诗社”等。张公制为《蕉园诗集》作序曰:“吾邑有清之初诗学最盛,若刘宪石、曹石庵、曹澹如、马蓼亭诸先生,扬风扢雅,迭执骚坛牛耳。”这足以看出,安丘诗词文化源远流长,群星璀璨。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的发展目标,全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诗词文化方面尤为突出。坚持深入一线开展诗词活动,不断推进诗词“六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市诗词进校园已有十一处,进景区三处,进社区和企业五处,为全市诗词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每年举办一次讴歌时代、赞美家乡的格律诗词或楹联征稿大赛,广泛宣传诗词安丘这一文化名片。积极组织参加中华诗词金秋笔会等全国性诗词创作活动,有120人次的诗词楹联作品获国家级奖项,连续六年荣获中华诗词金秋笔会优秀组织奖。2022年中华诗词金秋笔会,我市诗词楹联协会名誉会长潘洪信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代表发言,介绍了安丘人文风貌和诗词楹联工作经验,把安丘诗词工作推向了全国,增加了安丘的知名度。目前,全市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67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5人,山东诗词学会会员30人,诗词创作阵容和整体创作水平在全国县级诗词创作中名列前茅。
今年,山东诗词学会、安丘市政协、安丘文联联合编辑出版诗集《汶水新韵》,正是时代所需,人心所盼,以诗词为家乡代言、为家乡助力的家国情怀是每一位诗人的真实写照。
远征须有领头雁,破浪还凭掌舵人。在山东诗词学会的支持和带领下,我市诗词爱好者开拓了思路,提振了精神。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乘借这诗词创作的东风,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努力打造好安丘诗词这一文化名片,促进我市诗词文化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推动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安丘诗集编纂委员会
二〇二四年四月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里河路2-9号科技佳苑7号楼5楼
0531-87031210
sdscxhgy@163.com
申请流程: